今天,“輕舟”貨運飛船在2025年“中國航天日”科普展上首次亮相。
“輕舟”貨運飛船總設計師常亮透露,“輕舟”初樣試飛船的計劃于今年首飛,正樣首飛船計劃于明年具備出廠條件,執行空間站貨物運輸任務。
2024年10月29日,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,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的“輕舟”貨運飛船方案獲得工程飛行驗證階段合同,衛星創新院開始空間站任務新征程。
常亮告訴記者,“輕舟”個頭小、重量輕,重量約5噸,目前的上行運力為1.8噸以上,下行為2噸。它的裝載容積約9立方米,貨物艙的體積為27立方米,可搭載航天員生活物資、科學實驗設備、科學載荷等;采取四層貨架模式,共有40個貨格,對于特殊貨物需求,在貨架上預留了相應接口,能夠滿足上行需求。
據他介紹,輕舟引入了商業航天的理念和技術手段,推動新思路、新器件、新材料在航天領域的快速迭代與應用。例如,輕舟首次采用貨物運輸系統抓總的商業模式,將運載與飛船結合得更緊密,做到系統整體優化設計,從而具備以下特點:
一體化單艙構型設計:大大降低了輕舟的外形尺寸,把最大最好的空間提供給貨物,讓航天員有方便快捷的操作空間。在滿足任務需求的前提下,該構型能提高空間利用率,提高任務的經濟性。同時,由于體積小,更容易選擇到合適的運載,適應多型火箭,滿足快速發射的需求。
可靈活配置大容量冷鏈運輸:輕舟的單個冷鏈箱容積為60L,可根據冷鏈上行需求靈活配置數量,最大可達300L。冷鏈箱溫區可高精度調節以適應貨物不同的儲存溫度要求,滿足上行貨物的保鮮需求。
智能化貨物管理系統:可實現貨物的智能識別、定位和管理。航天員可通過語音交互等方式快速找到所需物品,減輕航天員工作負擔,同時也降低了因人工操作失誤導致的風險。
多樣化的運輸能力:不僅可以運輸航天員的生活物資、科學實驗設備等常規貨物,還能搭載各種試驗載荷,支持有人或無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載荷和多種在軌試驗。
“‘輕舟’是中國空間站天地貨物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運力適中、快速靈活、效益突出的特點,將進一步增強空間站物資補給的安全性可靠性,特別是異構備份能力,為中國空間站在軌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。”常亮說。
來源:中國青年報
記者:邱晨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