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切實增強新入職職工、新入所研究生的身份認同與責任擔當,匯聚起扎根臨港、團結奮進的青春力量,8月20日-22日,衛星創新院組織開展"雛雁啟航"2025年度新職工強化培訓、研究生入所教育專題班,180余名新成員全程參與學習。
開班儀式環節,衛星創新院紀委書記羅琦作動員講話。她對各位新成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,希望大家能夠立根鑄魂、協同共進、錘煉本領、恪守底線,并預祝本次培訓班圓滿成功。
衛星創新院院長胡海鷹作《科技發展態勢分析與衛星創新院的擔當》專題報告,就科技發展態勢分析、創新院總體情況、新形勢的使命與擔當三個方面給大家做了詳細介紹。他指出,衛星創新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主力軍,要進一步瞄準國家重大需求,強化使命擔當,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準確定標,以更高標準衡量創新貢獻。衛星創新院全體要團結一心、艱苦攻堅、奮力拼搏,堅持聚焦主責主業,做國家人、擔國家責、行國家事,不斷進步,為國家富強、民族振興貢獻力量。
衛星創新院黨委書記、副院長舒嶸作《賡續航天報國紅色基因,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》專題報告,寄語新成員要傳承弘揚衛星創新院科研團隊的優良傳統,進一步厚植航天報國信念,始終堅守報國初心,積極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。
衛星創新院副院長尹增山作《航天報國 使命召喚--創新、使命、夢想》專題報告,希望新成員能夠堅定信念,主動投身航天事業發展浪潮,在逐夢蒼穹的征程中要挺膺擔當,持續錘煉科技創新本領,以更飽滿的姿態為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
衛星創新院副院長、衛星數字化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永合作《科學衛星與衛星智能設計》專題報告,從科學衛星的背景與使命出發,深刻剖析了科學衛星在深空探測、宇宙起源、時空認知等領域的前沿應用,并展望了衛星與人工智能領域深度融合所帶來的無限可能。
羅琦作《明理知規,謹守初心》科研人員紀律規矩應知應會專題報告,強調了紀律規矩是科研工作的"生命線",更是航天人堅守初心使命的"護身符",要求全體科研人員既要心懷"國之大者",更要將遵規守紀內化為政治自覺。
本次培訓班內容豐富,形式多樣,在實踐教學環節,新成員前往院史館與廠房參觀學習,深化了對單位發展歷程與核心業務的認知;接受了保密、質量、安全意識專項培訓,通過理論講解、案例剖析與實操演練的學習,筑牢思想防線、夯實職業根基;以“小衛星·大未來”為主題繪制巨幅畫,引導新成員在協作過程中深化對團隊目標的理解,共同勾勒衛星創新院事業發展愿景。
分組討論環節,新成員以“作為一名新小衛星人,思考如何成為您心目中的優秀航天工作者”為主題展開深度交流,討論聚焦技術能力提升、航天精神傳承、團隊協作實踐等。
結訓儀式上,劉誠悅等5位學員作交流發言,提煉出“夯實專業根基”“永葆創新銳氣”“厚植航天情懷”等共性認知,充分展現了新一代航天青年對“優秀工作者”的深刻理解與實踐自覺。
舒嶸作結訓致辭,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訓的重要意義及取得的效果,期待新成員以此次培訓為起點,持續錘煉“仰望星空”的格局視野,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航天強國戰略;保持“勇攀高峰”的奮進姿態,在關鍵技術攻關中敢為人先;涵養“守正創新”的實踐品格,在傳承航天精神的同時勇闖科技前沿,真正成長為堪當時代重任的航天新生力量。